平板陶瓷膜生物反应器工艺的先进性:1)出水水质优良稳定。由于膜的高效分离作用,分离效果远好于传统沉淀池,无锡中水回用陶瓷膜高性价比,处理出水极其清澈,悬浮物和浊度接近于零,细菌和病毒被大幅去除,出水可以直接作为非饮用市政杂用水进行回用。该系统工艺提高了反应装置对污染物的整体去除效率,保证了良好的出水水质。2)系统耐冲击负荷。该工艺实现了水力停留时间( HRT )与污泥停留时间( SRT )的完全分离,膜分离也使微生物被完全被截流在生物反应器内,使得系统内能够维持,使容积负荷有效提高,同时膜分离的高效性,无锡中水回用陶瓷膜高性价比,无锡中水回用陶瓷膜高性价比,同时反应器对进水负荷(水质及水量)的各种变化具有很好的适应性,耐冲击负荷,能够稳定获得优良的出水水质。浸没式平板陶瓷膜采用溢流式水池结构,可实现废水液位自动控制。无锡中水回用陶瓷膜高性价比
陶瓷膜是由孔隙率30%~50%、孔径50nm~15μm的陶瓷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或其它工艺制作而成的非对称复合膜。用于分离的陶瓷膜的结构通常为三明治式的:支撑层(又称载体层)、过渡层(又称中间层)、膜层(又称分离层)。其中支撑层的孔径一般为1~20μm,孔隙率为30%~65%,其作用是增加膜的机械强度;中间层的孔径比支撑层的孔径小,其作用是防止膜层制备过程中颗粒向多孔支撑层的渗透,厚度约为20~60μm,孔隙率为30%~40%;膜层具有分离功能,孔径从0.8nm~1μm不等,厚度约为3~10μm,孔隙率为40%~55%。整个膜的孔径分布由支撑层到膜层逐渐减小,形成不对称的结构分布。无锡生活污水陶瓷膜高性价比陶瓷平板膜在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中有着特别优越的效果。
陶瓷膜的特点:化学稳定性好,耐酸、耐碱、耐强氧化剂及有机溶剂;易清洗,可高温消毒、反向清洗;良好的抗微生物侵蚀能力及生物化学相容性;机械强度大,耐磨性能好;孔径分布窄,分离精度高;陶瓷平板膜是一种新型高效分离技术;它采用以氧化铝等无机材料,利用烧结工艺制备,是一种具有不对称结构的超微滤膜。它相对于有机膜,具有化学稳定性好、可靠性好、使用寿命长、占用空间小、抗污染性优、低能耗等优势,是水处理膜材料的发展趋势。
无机陶瓷膜应用于赖氨酸分离提取工艺:无机陶瓷膜过滤技术针对赖氨酸发酵液进行膜过滤,主要是除去短杆菌(尺寸约为0.4 ~ 0.6 um × 0.6 ~ 3.0 um)、菌体蛋白质、颗粒杂质等,是氨基酸分离提取比较理想的一种膜技术。实用案例表明,无机陶瓷膜应用于赖氨酸分离提取工艺具备诸多优势:1、系统稳定、操作简单,提高了赖氨酸的提取精度和效率。经无机陶瓷膜处理滤液悬浮物小于0.5 %,浊度在10 NTU以内,处理效果非常稳定,长期运行截流性能无变化。2、无机陶瓷膜管热稳定性好,可长期地胜任在高温下操作,这种特点适用于进料温度高或者希望通过高温操作来降低进料物的黏度,进而有效增加膜的过滤通量。无机陶瓷膜再生性能极强,且清洗成本低,使用寿命较长。可维持高通量下的长期稳定运行,所得产品品质优良。陶瓷平板膜的表面光滑,不容易粘附杂质,容易清洗。
由于无机陶瓷膜耐酸碱(可耐受PH值2-8)、抗腐蚀、耐高温、易清洗、使用寿命长的特点,特别适合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设备紧凑、能耗低,后期无需经常换膜,而成为MBR技术新的选择。陶瓷膜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将分离工程中的膜分离技术与传统废水生物处理技术有机结合,有效提高了固液分离效率;并且由于曝气池中活性污泥浓度的增大和污泥中菌(特别是优势菌群)的出现,提高了生化反应速率;同时,通过降低F/M比减少剩余污泥产生量(甚至为0),从而基本解决了传统活性污泥法存在的许多突出问题,分离精度更高,出水质更优更稳定。平板MBR陶瓷膜的过滤器采用大口径入口设计,减少污染物停留时间,有效防止膜污染。无锡生活污水陶瓷膜高性价比
MBR平板陶瓷膜的过滤器采用双层结构,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无锡中水回用陶瓷膜高性价比
制备无机MBR陶瓷板膜的技术关键是:采用固体颗粒烧结法制备质粒载体和微滤膜,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超滤膜和纳滤膜,采用相分离法制备玻璃膜, 采用专业技术(如化学气相沉积、电镀工艺等)制备微孔板膜或高密度膜等无机陶瓷膜的基础理论涉及胶体溶液与表面有机化学、材料化学、固体正离子学、原料 材料生产加工等。MBR陶瓷板膜的通量在传统膜的基础上提高了3-4倍,过滤面积大。 具备耐酸碱、耐有机溶剂、抗细菌、抗微生物、抗污染等特性。无锡中水回用陶瓷膜高性价比
文章来源地址: http://huanbao.chanpin818.com/glcl/lvpian/deta_18974626.html
免责声明: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用户,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